生活中有很多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講究的是一種默契。就如老同學們一道開同學會,同學會很輕易就能辦得起來嗎?有的人事業做得特別成功,有的人過得比較不如意;而從心態上講,有的人得失心很重,有的人特別豁達。那麼,一場同學會,曾經在一個班上讀書學習的同學們,長大後進入到不同的大學就讀,取得高低不等的學歷;又進入到社會不同的領域工作,取得的成就也各有高低,等大家再重新聚首時,如何維繫飯局上的氣氛,自然格外重要。 比方說,心知肚明有些話題不能提起,參與同學會的老朋友們,為了讓同學會順利進行,大家就不會提。這是常識,也是展現風度的時刻,是一種識大體的格局,也是考驗參與者做人處事的智慧。如何面面俱到,讓同學會順利結束? 通常,在一個公開場合,人們會避免敏感的話題。這種話題可能是金錢。有的人賺得多,有的人生活困苦,時運不濟。如果有錢的高調的侃侃而談自己是如何成功,沒錢的自然感到難過與不快,這場同學會的快樂氣氛,只能走味了。敏感的話題也可能是婚姻。參與同學會的同學,有的人婚姻生活那可謂是一帆風順,有的人不幸婚姻失敗,只能離婚收場。因此,參與同學會的人,大家如果心照不宣,自然不會開口提及讓人不快的話題。如果有人夸夸而談自己的婚姻是如何幸福,難免讓人感到不舒服,原本融洽的氣氛,自然就被破壞了。嘴巴長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大家都享有說話的自由和權利。說什麼,不說什麼,沒有人能限制或控制,只能仰賴所有人展現高度自制。一場同學會能否彼此相見歡,能否圓滿結束,老朋友們是否能滿心歡喜地期待再次參加來年的同學會,考驗著同學會上每一個人的智慧與默契。不成熟的言行,自然不得體。今年在台灣舉辦的金馬獎,不幸的變質為一場政治風暴,然而,一場橫跨兩岸演藝界的盛會,為什麼會鬧出這般令人不愉快的結果?弄得大家都不高興,結果,只是讓那些自個選情吃緊,惟恐天下不亂的政客撿到便宜,再大作文章。但凡涉及到政治,往往沒有是非。尤其台灣的選舉投票在即,投機的政客更是處心積慮的製造衝突,盤算著如何利用不幸的事件,創造對自己有利的局面。人是脆弱的,習慣在政治話題裡,宛如失去智商般的一昧為自己喜歡的政治立場辯護,用粗鄙的言論攻擊他人。政客樂見衝突發生,網紅做生意需要話題。 我們不妨檢視一下這次金馬獎的風暴起因。雖然,捲起政治風暴後,到底誰是誰非,誰對誰錯,真是人言言殊。從結果來看並不重要,也不會有太多的人關心,滿懷惡意的政客利用金馬獎來擴大衝突,也是可以預見,可以理解的事。台灣之所以有今天的困境,就在於台灣老百姓納稅養著太多心懷不軌的政客。最佳紀錄片獎的得主傅榆,拍攝的紀錄片,正是四年前反服貿的太陽花事件。太陽花運動本身就是一場典型高度政治性的社會運動,那是台獨運動的高潮,也是順利將民進黨送上如今全面執政的最後一哩路。當然,拍攝這樣的紀錄片還是有社會意義的,雖然太陽花運動本身是強烈反中的,仇中恐中的言行和情緒是這場運動本質。但也沒關係,現在民進黨政府反正也是仇中反中恐中的,得獎就恭喜她。壞就壞在,傅榆得獎致詞時,率先涉及高度敏感的政治言論。 金馬獎的盛會,就像演藝圈的同學會,這些參與金馬獎的同學們若要讓典禮順利落幕,就不能出現破壞現場氣氛的人。在這場典禮上,避談敏感話題,不談政治,本該是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是所有成熟的演藝工作者都該明白的事。遺憾的是,傅榆同學顯然有備而來,無法克制住自己,還是談起了政治。 傅榆表示:「這部片很多人以為在講政治,其實更多是在談論青春,青春很美好,但很容易犯錯。尤其是容易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人身上,這不只是人對人,是國家對國家。我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被當作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傅榆同學說,拍攝太陽花紀錄片,外界很多人以為紀錄片談得是政治,傅榆同學說,她其實想談的是青春。這話說得很美好,很像蔡英文的文青幕僚會寫得台詞,可惜,接下來就走味了。最敏感的話落在傅榆同學說出:「我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被當作獨立的個體來看待。」我們不要給傅榆扣上台獨的帽子,雖然客觀上,傅榆頭上這頂台獨的帽子,是一輩子也摘不掉的。傅榆這話說得很技巧,她只說「我們的國家」,她沒說她的國家究竟是台灣國,還是中華民國。顯然是精心思考過的發言。但平心而論,兩岸關係已經壞到極點了,不需要傅榆來添加柴火,讓兩岸關係變得更糟糕。無論是台灣國或中華民國,放在當前兩岸關係的環境裡,都無法被北京容忍。傅榆同學開了第一炮,隨後上台的金馬影帝涂們便接著說道:「特別榮幸再次來到中國台灣金馬做頒獎嘉賓。這次見到很多熟悉面孔,接觸很多新面孔,認識很多新朋友,我感到兩岸一家親。」涂們受到傅榆的刺激,也開始觸及政治。 隨後發生的,就是一連串的政治表態,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得主徐崢的感言裡,說了「相信中國電影會越來越好。」回到飯店後的大陸導演和演員們,比如胡歌、鄧超、范冰冰、楊冪、黃渤、李晨、孫儷、周迅等人都在微博上轉發「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原本好端端的金馬獎,變成了藝人們的政治表態大會。 既然傅榆同學率先開炮了,這些大陸來的演藝人員,能不表態嗎?如果不表達「一個中國」的立場,他們回到大陸後,要如何面對十四億的大陸同胞? 事後,導演李安一路拼命地滅火,卻也無能為力,只能感嘆道:「我們希望做到一個開放,台灣這邊是自由的,影展是開放的,他們愛講什麼講什麼。我們希望就藝術論藝術,不希望有任何的政治世界來干擾,我們有今天這樣的成果,幾乎90%的人都出席了,請大家給電影人一種尊重。」平心而論,傅榆說得有沒有錯?她說得並沒有錯。作為中華民國的國民,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受到所有人的尊重。雖然現在民進黨政府,從本質上就是一個不認同中華民國的台獨政黨,比方主張台獨的文化部長鄭麗君,就惟恐天下不亂的加碼表示:「台灣是亞洲最自由、民主、多元、熱情的國家。臺灣的金馬獎為所有電影工作者打造一個尊重電影藝術及創作自由的國際獎項。但請記得:這裡是臺灣,不是中國臺灣。」 話都說得很漂亮,但鄭麗君故意忘記了,台灣還不是一個國家,中華民國才是。直到民進黨宣布台灣獨立並廢除中華民國以前,台灣都不是一個國家。「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傅榆說得沒錯。但年輕的傅榆同學,難道以為台下所有的台灣、香港和大陸藝人都不明白台灣在政治上存在這些敏感問題嗎?這麼多著名的傑出的演藝圈前輩,難不成個個都是傻瓜,個個都沒腦袋,個個都不懂政治,全場就只有傅榆這麼一個明白人嗎?傅榆的這番話是一種期盼,也是向對岸的北京政府喊話。話沒說錯,但是,親愛的傅榆同學,為什麼您要在金馬獎這個盛大的同學會上故意提起呢?別的場合不能提嗎?您這麼一說,大陸的藝人只能紛紛跟進,被迫表態,金馬獎就只會淪為一場政治表態大會。這麼多的海內外華人共同參與這場盛會,希望一起用心把這場同學會辦好,為什麼您傅榆同學偏要砸場呢? 頒獎以前,台灣沒幾個人認識傅榆,不知道這位是何方神聖;致詞以後,傅榆一夕成名。金馬獎這場同學會,終究還是搞砸了。以後的金馬獎,可能越來越難辦了,海內外各地著名的演藝人員,慢慢的,沒人敢來參加台灣的金馬獎。就像紀政推的東奧正名公投一樣。紀政說,國際奧會如果不讓台灣運動員參與國際賽事,台灣就自己辦更厲害的運動比賽。金馬獎的未來,吹起了紀政風。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投稿去
- Nov 19 Mon 2018 11:35
自由車場地排名賽 大甲高中最大贏家
留言列表